领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老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4-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黄鹤楼》 天津杨柳青   《莲生贵子》 江苏桃花坞   《秦琼》 四川绵竹   《尉迟恭》 四川绵竹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2个具有代表性的木版年画品种,被列入国家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树村和杨先让是中国民间美术保护领域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王树村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便游走民间搜集和研究年画;杨先让则在上世纪80年代为民间美术保护工作大声疾呼,在中央美院首创民间美术系,退休后又在大洋彼岸“刮起一股中国民间艺术的旋风”。

  木版年画:

  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

  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能够再现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统和几千年真实生活的艺术载体,随着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与深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誉为“中华民族艺术之根”。

  近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艺林拓荒——王树村民间美术收藏与研究成就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王树村历年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民间美术品精选,其中包括150件年画、刺绣作品,分设“门神”、“戏曲年画”、“刺绣”3个部分,同时还展出王树村艺术论著70余部以及手稿、读书卡片、采风日记、信函等,全面而生动地呈现了86岁高龄的王树村收藏、研究民间美术的艰辛历程,及其他在民间美术理论研究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据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介绍,自2004年起,王树村先后将其珍藏的年画、刺绣等民间美术作品230余件捐赠给中国美术馆。这些民间艺术品存世极少,部分为孤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王树村1923年出生于著名的年画之乡——天津杨柳青。因对家乡风物的热爱,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起,14岁的王树村开始搜集民间年画文物史料。节衣缩食,苦心访求,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收入都用于民间美术的收藏与研究。“文革”中,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万余张年画艺术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霞这样描述自己的导师王树村:“近于刻薄的节俭,却让王树村在没花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搜集到了全国各地几乎所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品种。”

  王树村作为“艺林拓荒”者对民间美术的不懈追求与倾心付出,以及中国民间美术无穷的艺术魅力,感动着每一个参观者。自2004年始,重病在身的王树村以每年出版四五本著作的速度呈现其对民间美术的激情。展览剪彩仪式因其身体原因,只好由夫人林凌风女士代为参加。

  在天津杨柳青年画行当里,流传着一句行话:“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画诀)。”但王树村不但将其苦心孤诣得来的年画老艺人的作画口诀整理出版,而且将自己几乎倾其所有搜集、珍藏的民间美术珍品捐赠于世。

  如今,家里房子只有60多平方米的王树村,却幽默地评价那些愿以重金购买其珍藏的美术作品的外国客人:“我保存这些作品是为了国家,不能卖——他们拿着那么多张一样图案的钞票换我不重样的年画,那怎么行?”

  民间美术:

  无意苦争春,只有香如故

  在“王树村民间美术收藏与研究研讨会”上,中国美术馆播放了事先到医院摄制的一段录像。大屏幕里呈现出一个乡村老者般的瘦弱形象,声音虚弱,朴素而谦卑。

  王树村颤抖着说:“……我的大夫不让我出院门儿,也不让我多说话,所以我只能在这里向大家鞠躬了。展览展出的不是我的成就,是老艺人的成就,我只是挂名儿。我哪有什么成就呢?我只是把他们的遗产抢救下来,写出一个开头的话,好多事还有待于大家来做。如果说成就,这是中华民族的成就,一代一代的人不断地维护、抢救民间文物和遗产。从这次展览的展品中,可以看出来,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笔墨,这样的艺术品,只有中国有。所以我说了,中国民间美术史还没有人写……”

  309医院王树村的主治医师李大夫介绍说,6年前王树村来治疗时,他的病已经很重——肺癌晚期,医院已经放弃治疗。但王树村每次都说他收藏了好多民间艺术作品,如果不整理出来就永远丢掉了。去年冬天,因病情加重,两肺充满病灶,呼吸困难,便给他插了气管,用了呼吸机。但他依然说还有很多任务没完成,要继续写书。

  看到被病魔折磨得有气无力的王树村,与会者再也无法平静。

  深入民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王树村民间美术研究的一贯精神支持者之一——中央美术学院原民间美术系主任、著名旅美画家杨先让激动地说:“这次回来,能够有幸参加王树村展览感觉特别高兴。我知道他的病特别严重,今天看到他的样子,心里的难过就不用说了。中国民间美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的国家进行研究和收藏是多么重要,可是这些长期却不被重视。”

  杨先让介绍说,1952年他在美术出版社图片画册编辑室工作时,王树村为了编辑一些年画经常跑来。他是那么谦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老祖宗。

  “中国的民间美术是特别重要的,但我们却了解得不多。我们的眼睛老是往上,盯着宫廷,盯着文人知识分子,但是中国文化艺术之根却在民间!当我们觉悟的时候,民间艺术已经在消失了。反‘四旧’,首当其冲的就是民间艺术。”杨先让提起年画及王树村的遭遇时,多少有些痛心疾首的意味。

  会上,杨先让说出了自己的担心:王树村的角色演得很好,他完成了,下一步是接力的问题。王树村有他的研究生,但仅靠几个研究生是不够的。

  杨先让对民间艺术有着深刻的认识:民间艺术包罗万象,从中国古代妇女那里开始,最后走向商业作坊、民间艺人。年画是民间艺术的大集中,是压轴戏。

  “研究民间艺术不能脱离老百姓,研究民间文化首先要了解中国的老百姓。尽管上层社会认为民间艺术不能登大雅之堂,把它说成是俗得不得了的东西,但常常是在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吸收了民间的东西而产生一个飞跃。吴道子本身就是一个民间画家,陈洪寿、任伯年也吸收了很多民间的东西……”中央美院教授薄松年如是说。

  回忆古老民间艺术的遭遇,薄松年感慨万千,话语间流露出痛惜之情:“在上世纪30年代不像现在形成了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热潮,那时在杨柳青,许多木版都当劈柴烧了,甚至用它搭建鸡窝等,许多画稿说损失就完全损失了。王树村及时把它们搜集起来,体现了一种踏踏实实的研究态度和责任心。”

  薄松年对年画的收藏、整理与研究在业界同样享有盛誉,曾从事中国美术史教学工作,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年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出版了《中国绘画史》、《中国年画史》等著作。

  同步世界:

  刮起一股中国民间艺术的旋风

  杨先让是一位富有激情的艺术家,往往喜欢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杨先让家里,提起王树村的民间美术研究,提起自己上世纪80年代在中央美院创建民间美术系的往事,他依然不平静。他说中国的文化太深厚、太了不起了,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中国有连续性。

  他说自己就是一个典型,本来自己是教西洋画的,后来却舍弃作画研究起民间艺术。

  1983年,杨先让去美国看望父亲,通过在那里参观、办展览、讲课等活动,觉得中国民间艺术优势很大,而美国的艺术家已经开始将自己的触角伸向民间方面汲取营养。美国只有200年历史,但他们善于研究别的国家的历史和民间艺术。

  他说,毕加索红得要死,不就是借鉴了非洲民间艺术来壮大自己吗?毕加索不就是看到了东方一点点民间艺术,开始产生这个派那个派吗?而我们家里的祖宗有多少东西自己都不知道——那要产生多少派啊。

  他赶紧回来,决定在中央美院创办民间美术系,但他的这一决定遭到了否定。辩论,争吵,用他的话说,“真是跑断了腿!”最后终于成功了。之所以这么折腾,是因为他和王树村一样,认为民间美术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所不可缺少的。而且世界上没有,只有中国有。他不无感慨地说,如果徐悲鸿活着的话,不给自己一个大奖才怪,如果江丰活着的话也会支持。他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悲怆,自嘲道,人家可能觉得自己怪可怜的,看面子才让他干。

  但民间美术系成立几年后,等到杨先让一退休就取消了。杨先让退休到美国生活后,继续传播中国民间艺术,十几年马不停蹄,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从美国南部到北部——在路易斯安那州政府文史馆、圣地亚哥人类学博物馆、费城富兰克林博物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被称为在美国“刮起一股强劲的中国民间艺术旋风”。但他觉得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甚至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微薄了。他痛惜自己已经老了。圣地亚哥博物馆馆长到他家里苦口婆心地劝说,最后他决定大干,开始着手搜集资料、办展览。

  此前,杨先让曾先后带领自己的妹妹、女儿进入民间美术研究领域,用他的话说:“她们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跑——连自己的家人都对民间艺术有感情,这难道没有说服力吗?”他的妹妹——已故的西安美院杨学芹教授曾写出中国第一本《中国民间美术概论》,而女儿——清华美院杨阳副教授已被他培养成了一位研究民间艺术的专家。

  黄永玉曾在《天末怀杨先让》里写道:“后来听说先让走了,上韩国还是去了美国,我也东奔西走,一晃就是十几年……接着送了一大叠书册给我,名叫《黄河十四走》。一翻开,这内容把我震傻了!”

  《黄河十四走》是杨先让放弃自己擅长的油画和版画,和女儿杨阳一道,用4年业余时间,到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黄河沿岸的民间村落,对民间艺术进行长期实地考察和研究的结晶,为民间艺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张杰